應加納海岸角大學和利比裡亞大學邀請,我院院長潘衛民教授分别于當地時間2月13日和2月16日赴兩所大學的孔子學院講學,現場反響熱烈,得到兩校的高度肯定。
潘衛民教授在加納海岸角大學孔子學院作題為 “儒家文化對當今世界的啟迪”的專題講座,海岸角大學校長代表、人文與法律學院院長(Provost of College of Human and Legal Studies)阿姆誇多(Amuquandoh),海岸角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門薩 (Ishmael Mensah)和中方院長胡亮才、海岸角大學部分系部、職能部門負責人,海岸角大學、海岸角科技大學、曼特西皮姆高中的學生等共計800餘人參與此次活動。潘教授詳細介紹了孔子、儒家、儒家經典著作的内容以及儒家文化的影響,他從儒家理論與經典語錄出發,闡釋了儒家文化所蘊含的“有教無類”“敏而好學”的教學理念,“仁義忠孝”“時常自省”的克己之道以及“中庸平和”“四海為鄰”的外交信條。從詩詞書畫到中醫治療,從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到應對全球問題時負責的态度,中國在國際社會中肩負的責任日漸重大,鋪染中國人生命底色的儒家思想對世界的影響也愈發深廣。潘教授還闡發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,展示了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、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、援助世界衛生醫療建設等方面願意與世界各國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的決心和作為。提問環節中,潘教授正面回應了加納民衆對于中加關系的期待。阿姆誇多高度贊賞此次講座所呈現的豐富内容及蘊含的深刻哲理,他希望所有加納民衆都應借此機會深入學習儒家思想,以“仁愛”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。另外,潘衛民以“孔子學院與中國文化傳播”為題為該校孔子學院選修漢語課程的300多名學生講學。
潘衛民教授在利比裡亞大學作題為“中國文化精髓和人類命運共同體”的講座,利比裡亞大學副校長吉貝,利比裡亞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德克斯特,中方院長柳曉輝,利比裡亞政府官員,中國駐利大使館代表,利比裡亞大學學生代表及中國駐利中資企業代表等近100人參加了此次講座。潘衛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孔儒學說,比較分析了儒、道、釋的哲學思想。他認為,中國傳統文化根植于本土,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,中國順應時代潮流,廣泛吸收世界文化精髓。孔子學院作為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,促進了文化溝通與交流。中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上積極謀求“君子和而不同”的合作共赢邏輯符合中國五千多年的曆史文化心理,且其構成了獨特的中國風格,這也是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認識論基礎。潘衛民在提問環節針對“中利文化交流的意義”“增進中利思想文化交流的舉措”等問題給予了解答。吉貝表示,此次講座有助于增進利中兩國人民的民心相通,孔子學院在當地青少年适應中資企業文化、培養本土漢語教師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習近平指出,要支持非洲參與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。潘衛民教授以自己獨特的閱曆、寬廣的學術視野和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投身到我校“十三五”規劃的合作交流布局之中,助力“一帶一路能源電力橋頭堡”的建設,以中國之“道”融入中國之“事”,積極向非洲社會提供人文公共産品,也為孔子學院的良性發展與興旺昌盛貢獻了中國力量。
範俊雄 供稿
以下是國家漢辦的新聞鍊接
http://www.hanban.edu.cn/article/2019-03/01/content_763956.htm
http://www.hanban.edu.cn/article/2019-02/21/content_762259.htm?from=timeline